私募FOF的“春天”来了吗?

2021-05-12

2020年私募FOF产品普遍跑赢大盘,在几大策略中表现靠前,新备案的产品数据逐步增加,随着瑞银资管推出首只FOF产品,外资也开始在中国布局FOF业务。

从2016年火爆到2018年的沉寂,再到如今业绩、规模逐步走出低谷,中国的私募FOF经历洗牌之后越来越专业化。


近年来,单一私募策略的周期性已经得到大家的重视,再加上房地产政策调控,P2P频繁暴雷,这种高收益投资风险的集中暴露,进一步提升了投资人的风险意识,也降低了投资人的收益预期,从而使得注重长期稳健回报的FOF基金逐渐被大众认可,这是这些年来FOF得到显著发展的主要原因。


布局丰富产品线 CTA及另类策略受关注

经过几年的摸索,私募FOF在产品线上逐渐丰富,在未来布局上也不断探索新的产品形式。

和其他类型的私募不同,私募FOF在产品线打造上,更关注投资者的需求,通过组合构建出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以此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资产配置、业绩归因、投后管理,三大基本条件打造绩优FOF


FOF行业的入门门槛很低,看似将基金进行简单的组合搭配即可。但做好FOF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打造一只优秀的FOF产品需要管理人拥有非常高的综合素质。“举例来说,混合类FOF的收益50%以上来源于大类资产配置,但宏观研究团队成本非常高,而且研究结果需要和策略的收益归因结合,这需要研究团队的能力是可以覆盖宏观与细分策略研究的。决定策略的配置后还得面临管理人与子基金的筛选问题,如果是简单的通过净值分析往往很难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需要有较强的逻辑与编程能力去分析基金的盈亏来源,鉴别基金后还需要有丰富的谈判经验获得合适的商务条款与优质策略。最终产品落地的时候还需要有很强的运营能力等等。”,以上还仅仅是管理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提升的方向还很多。

打造成功的FOF产品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不仅对资产的配置有一定的理解,要能够在客观性更强的策略配置上提升能力建设;二是要能够在对底层管理人收益来源与风险承担降维归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三是投后要有能力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另外更重要的,FOF管理人必须站在客户立场,在整个FOF链条里构建和打造FOF产品。

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不仅要熟悉相关的基础资产,更要了解不同资产下不同策略的收益和风险来源,并能根据不同市场状态,动态调整投资组合。广金美好认为经验丰富的团队能更加客观、真实地评估子管理人的投资能力。

而不同的FOF管理团队也有不同的秘诀或偏好。


私募FOF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由于私募FOF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所以目前在很多方面仍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对于目前私募FOF基金的发展状况,私募人士纷纷表示当前市场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私募FOF的未来发展可期。

目前私募FOF基金的发展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私募管理人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各家机构的策略差异不是特别大,因此拼盘式的FOF基金系统性风险的隐患高;二是私募基金投顾的业绩整体受市场影响较大,不同投顾的业绩差别也很大,投顾业绩能否持续较难判断;三是业绩可持续的私募基金的比例较低,因此通过过去一年的业绩来判断未来不大可靠,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具体分析业绩产生的原因,这导致FOF基金在选择私募投顾时挑战较大。

FOF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通过资产配置完成较大体量资金的配置需求,这样就需要市场上有足够多的投资品种与对应的金融工具,当前市场上的投资工具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比如缺乏与票据、收益互换挂钩的基金,投资海外市场成本过高等。

做FOF投资会面临两大壁垒,其一是整个私募策略信息的不透明性,其二是FOF双重收费定价机制的影响,会导致FOF本身的价值较难实现。在当前环境下,专业性机构的价值体现仍然是未来比较长期的发展趋势,所以国内的FOF仍然具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对于上述问题,FOF投资团队素质的提升、监管政策的支持、收费模式的改善等都将有利于私募FOF未来的发展。

当前市场环境下影响私募FOF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FOF本身的管理能力和资金的稳定性。对于突破点而言,一方面FOF管理人应该更加重视投研体系的建设和团队素质的提升,努力提高产品的业绩;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私募FOF的支持及资金端对私募FOF认可度的提升。

对于私募FOF未来发展,在投资过程中首先是要做出特色,FOF管理人除了需要对策略景气度及私募投顾有深入了解,还要处理好管理资金规模与期限的关系,在对某一类策略或者投顾进行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一些主题FOF。其次,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差异化的收费模式。最后,从国外机构的发展经验来看,国外PE机构同时提供FOHF服务,一方面可以共享客户渠道,给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提高客户粘性,同时可以满足客户不同风险偏好的期限需求。







分享